如何恭闻佛陀法音,对我们修行非常重要

如何恭闻佛陀法音,对我们修行非常重要

如何恭闻佛陀法音,对我们修行非常重要

如何恭闻《南无羌佛》法音

如果闻法都在走过场,那我们的人生就是在白走过场。

    最近在按照 南 无 羌 佛 的七法程序恭闻法音,感受非常深,找到自己知见行持上的大问题。

    南 无 羌 佛 在《无上殊胜法》中讲到闻法,修行,灌顶,修法的次第及关系,强调了闻法学习佛菩萨经论是一切的基础。

     以闻法建立正知正见作为基础,功行并进,因缘成熟,才能获得灌顶的机会,灌顶之后还要以深入闻法付诸实践继续育养自己的功行,才成获得真正的受用解脱。

     其实这个道理我明白,这些年也是在这样的道路上走,时刻警惕自己不要偏离法音,不要赶佛潮攀戏论,也照着去做去修,就这样似乎是一位佛弟子般的在行进。

    但是在闻受《若不如是闻受法音,则劳而无功》的三盘法音后,才找到自己浑浑噩噩,颠倒迷行的大问题就是走过场。一切的走过场是源于闻法走过场。佛陀在法音中明明白白讲了闻法的七个程序才是如法闻法,才能受用,但我却没有实在的落实。

闻法的七个程序是什么?

1. 第一遍要听概念。

2. 马上就要听第二遍,看漏掉了什么,法音的精华之处在哪里,弟子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佛陀是怎么说法的。

3. 拿笔开始记录,把重点精华记下来。

4. 复核笔记,整理成文。

5. 稿件参学,通过经辩把义理搞的清清楚楚。

6. 写总结,自我能讲。

7. 法音搞懂才能依教奉行,弘法利生。个人理解是修行人要依教奉行,为师者也要依教奉行,才能弘法利生。

没有落实如法闻法的害处是什么?

1. 在闻法上不听话,没有三业相应佛陀的教法。

2. 法音听过了不再听,造成轻慢佛法。

3. 对法理似懂非懂,无始业力造成对法义旋而又忘,无法打到八识田中。

4. 由于知见含糊,进入颠倒迷行。

那么,如法闻法的好处又是什么?

1.当法音的悉地加持力来的时候是以如法三业相应来承接,自然受用深。

2. 由于无始业力往往闻法会昏沉睡眠,但是如法闻法就会清净业力,在第三遍开始记笔记的时候,就不会昏沉睡眠了。

3. 通过按七个程序闻法,将法音里的法义融入自己的知见,纠正自己的偏见,具备正知正见,在行持上更能真心真行。

4. 拥有正知正见,往往是获得护法加持助缘我们修行的关键。

5. 如法闻法可以获得脉络清晰的功行“地图指南”,方向上不会走弯路走错路。

6. 很多生活、工作的枝节上,不知道该如何去做的地方,都在法音中,只要认真听,就能找到答案。

     所以 南 无 羌佛 在法音中问:你们闻法闻过了? 闻过闻懂了吗? 闻懂了做到了吗? 做到了受用了吗? 这真的值得深深反思。

     在这三盘法音中,佛陀把闻法的方法次第,修行做功课和证悟空性,乃至法报化三身的修持依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一盘接一盘变换角度乃至层层深入,不断的提示如此深沉的法义修证要靠如法的闻法才能获得。

    又讲出我们一切的不能受用的原因是因为在闻法上出了问题,闻了白闻,业力来了一下子又昏了,要不了多久就忘得一干二净。

     即便闻的多,记的多,也免不了只是死记硬背数他人珍宝,不能转化成自己的知见。闻法的转化率低,就好比吃的东西,运化不好,消化吸收不到,营养也没有办法让身体受用。

     在闻法习经中依照七法进行,将法音法著中的法义转化成为自己行持的指南,真正打开自己的开关,才能依教奉行。

     为什么说打开开关呢?因为自我的修行,往往明白道理,但是没有去不折不扣实施的,因为法理明白的不够透彻,不容易发真心,发愿力,没有愿力就无法冲破自己的业力,也就无法行动起来真修实练。所以闻法要深悟体解,提高转化率,最终将法义道理转化为行动力。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为什么要闻懂佛法呢?2500年以前 南 无 释 迦 世 尊 将佛法传到我们这个世界的时候,所有的弟子是怎么达到成就解脱的呢,他们那时候没有赶佛潮上庙会这一说,他们随时恭闻世尊的说法,功行并进,在闻思修果上下功夫。可见闻法绝对不是走走过场就能达到的。想想自己这样的愚痴众生刚闻过的法音,又能复述出几条呢? 十万八千里的差距体现无疑。所以我为什么没有受用,因为我还像一只蚂蚁在苹果皮上爬,根本没有咬下一口。

     再来,我常常反思自己善根太差业力太重,很多道理明白的太晚,耽误了宝贵的暇满人生,就好像这七法闻法的重要到现在才幡然醒悟。

     但是,这种反思往往流于表面,成为一种口头禅。现在想一想,什么是善根。到底怎么培植善根呢? 南 无 羌佛 说法中讲到,释 迦 世 尊 住世时代是正法时期,众生善根福报深厚,闻佛所说随即信受奉行,大成就者比比皆是。信受奉行可不是这么简单的,所谓听到佛说法马上就深信不疑,就相应,就知道这就是宇宙人生的真谛,即刻虔诚的照着去做,这是善根起的作用,八识田中本就具有深深的根基,过去生本就有如是知,如是行的基础,遇到正法因缘才能相应生长。

     所以,这一世能够恭闻到 南 无  羌佛 纯正无偏的法音,是我们修行解脱成就最殊胜的机缘,把法义弄懂成为自己的知见付诸实践,这紧紧关系这我们这一世的受用成就,乃至未来世直至成佛。

     总之,七法闻法是想要真正想了生脱死奋进的弟子们的捷径至宝,感恩能够参加七法闻法的共修,在大家共修共业的带动下也总结出一些个人体悟,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帮助我在闻法的第五和第六个程序上做得更到位。

作者:杰西

如何恭闻佛陀法音,对我们修行非常重要

此文章链接:https://teachingofhhdorjechangbuddhaiii.com/2022/11/29/%e5%a6%82%e4%bd%95%e6%81%ad%e9%97%bb%e4%bd%9b%e9%99%80%e6%b3%95%e9%9f%b3%ef%bc%8c%e5%af%b9%e6%88%91%e4%bb%ac%e4%bf%ae%e8%a1%8c%e9%9d%9e%e5%b8%b8%e9%87%8d%e8%a6%81/

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 #第三世多杰羌佛正法  #第三世多杰羌佛獲世界和平獎 #第三世多杰羌佛藝術

初行者的自我保護

初行者的自我保護

初行者的自我保護

前幾天與版主有一番談論,言談中,版主對娑婆佛教界魚目混珠的現狀憂心忡忡。他說:「尤其那些當上師當師父的,有識無識之士兼有,有德無德之人皆備,有證量無證量的都在,而一般初初學佛的人,佛學知識淺薄,佛學常識欠缺,是聖是凡分不清楚,還沒來得及擦亮眼睛,就往往被一些妖邪之輩帶向了歧途。那麼,這些初行者,到底怎樣做才能保護好自己的慧命不受妖魔侵害呢?」

版主提出的是一個蠻大的課題,不是一兩句話說得清楚的。所謂魔,分內魔和外魔,內魔即五陰魔,亦稱心魔,調伏內魔,降伏外魔,牽涉到三藏十二部及密續的全部義理,那就是整個佛法的修學了。而初行者這個概念所涵蓋的面積也很廣泛,不能說學了幾十年的佛,修了幾十年的行就肯定不是初行者,這不一定,嚴格說來,一日是凡夫,一日就是初行者,與修學時間長短沒有絕對的關聯,所以這裡面涉及的層次也很多,僅就這兩個問題詳論起來,千言萬語也未必能盡其意。因此今天,我們就單單以剛踏入佛門的初行者和佛教界的妖邪之師為著重點簡括論之。

初學佛者,必須弄清楚兩個概念,抓緊做兩件事,大體上就不會走錯路。哪兩個概念呢?這兩個概念其實在前面的提問中已經講到,第一就是,要清醒地認識到現今佛教界是什麼狀況。不僅是好壞兼具、良莠混雜,最讓人難過卻又最真實的狀況是,無識之士多,有識之士少,無德之師多,有德之師少,無證量的活佛仁波且法師多,而有證量有真修實證功夫的少之又少。波旬魔王預言的末法時期他將派遣魔子魔孫穿上僧衣,混進佛菩薩的隊伍來破壞佛法的時代已經到來,到處都有邪師亂講佛法,到處都有妖孽打著佛陀的旗號招搖撞騙,其中不乏地位崇高、聲名顯赫之輩。認清楚這個現實狀況的目的,是要讓初行者們明白,不是什麼人都可以跟隨,什麼師都可以求拜的,還是那句話,不要以為穿上僧袍活佛裝的就都是高僧大德,穿上僧衣的還有波旬的子孫,一旦拜錯門檻,不僅有可能毀掉自己這難得的人生,更有可能被帶向地獄的大門。

第二個概念,要客觀地認識到自己是個初行者,就像初生的嬰兒或剛剛探出土地的幼苗,抵抗力很弱,經不起風雨,得小心謹慎地保護好自己的慧命,不可人云亦云,不可輕信別人的自我吹噓,不可見師就拜,不可只以身份地位為拜師標準而不觀察他的德行學識和證量,不可聽幾句自己弄不清楚的佛教術語或者什麼偈子就以為道行不淺是高僧大德來臨,義理是不是符合三藏、符合佛陀的教戒這才重要,實際的德境證量是不是超凡入聖這才重要。拜師這件事何其重要啊!我們學佛怎麼學?木頭泥塑的佛像不能開口,只能供人朝拜,卻無法從那裡學來佛法,佛法的傳遞靠的是師承,要不然密法皈依四寶:師、佛、法、僧,怎會把上師列為最重要的第一寶甚至排在佛寶之前呢?因為諸佛菩薩的解脫妙法要通過具德量的上師來言傳身教授予眾生。密乘法義規定,弟子一旦選定根本上師,成為此師的灌頂弟子,則必須視師如佛,甚至上師與佛同時出現,也要首先禮敬上師,再禮敬佛陀,而密乘弟子們也常常有一句話掛在嘴邊:「依師成就」,因為這個師就是你將來解脫的根本依靠,你這一生的成就前途就要交給他了。既然如此,大家有沒有反過來思考過一個問題,既然上師的存在對於弟子的成就如此之重要,那麼佛弟子們在選定根本上師之前,是不是應該特別謹慎,應該以特別嚴肅的態度來對待這個擇師問題呢?是不是應該仔細甄別,以這個師長的德行和證量,今後能不能夠將你帶出這輪迴苦海,能不能教給你解脫成就的如來正法呢?

三世多杰羌佛自降世親轉法輪以來,在他老人家無數的開示中,強調得最多的,就是讓弟子們學會擦亮眼睛,用如來正法武裝自己的頭腦,教給弟子們諸多方法讓弟子學會鑒別正邪之師,就是要弟子們保護好自己的慧命,別走錯了學佛的方向。很多年前,我曾聽羌佛老人家的一位居士弟子說過這麼一段話:「我聽了佛陀上師這麼多開示,有一個感觸很深,他老人家教給弟子們那麼多擇師法度,公開那麼多早就被後人封藏起來的鑒別師資的古法,像《師徒緣起必讀章》《師資鐵案》《悉真論》等等,還有好多鑒別是不是聖者的實證測試古法,如果不具備相當高程度的佛學知識和佛法證量,根本就無法到達。關鍵的是,他老人家也是師,擺出這些法度來,不是明擺著讓弟子們來針對自己嗎?」我大笑說:「因為他老人家是佛陀啊!」佛陀的心中從來就沒有自己的利益這件事,佛陀心中只有眾生的利益;佛陀的光明無量德境無量與宇宙同體,任何一種針對都猶如以火焚天,生不了用的,無論什麼古法大法中法小法,任何佛法法度,儘管拿來鑒別,越鑒越能顯現他老人家的佛陀光明境量!只有無德無境、我執私心滿身的凡夫邪師才會擔憂害怕或強烈排斥被誰針對這種事,而這種人正是三世多杰羌佛要佛弟子們清楚鑒別爾後遠離的。

擇師,即是擇法,法義明確規定:師為總相,三寶乃別相。師是三寶的總代表,擇到了邪師,就只能學邪法而不是佛法,也就遠離了佛,遠離了賢聖僧,那還如何成就?當然,不是每一個可堪為人師表者都是佛陀大菩薩的證量,但最起碼他應該是道德純淨,心襟坦盪,佛學知識比較淵博,謙虛謹慎,嚴持戒律的善知識吧!最起碼,即便速度比較慢,但無論如何不會離經叛教,不會把弟子帶向邪知邪見,帶向斷滅見,帶向地獄業障吧!

那麼到底初行者應該如何做才能保持清醒,不受蒙蔽,能選準有德的具量上師,讓自己安全地走在修行學佛的正道上呢?這就是我下面要說的需要抓緊做的兩件事了。

第一件,別的什麼都別理,先抓緊時間,大量地,認真地聽聞三世多杰羌佛的開示法音。這是武裝自己、清醒頭腦的最快最好的方法。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開示裡,你修行所需要的答案全都有,如何鑒別師資,如何樹立佛法的正知正見,什麼是宇宙萬法的真相,什麼是顯教,什麼是密乘,什麼是明心見性,什麼是般若,什麼是佛陀的三身四智,什麼是五明,怎樣修行,加行正行,如何了生脫死,怎樣發菩提心等等等等……顯學、密義、世出世間有利於眾生慧命的法度無一不具,那裡才是標準答案,那裡才是眾生建立正知正見,成就解脫最為可靠的依怙。法義上,不可輕信一般人的說法,無論地位怎麼高,畢竟不是佛陀真身降世所說,定有不圓滿之處,佛弟子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既然佛陀在這裡,幹嘛放著佛陀的圓滿法義不學而去學那些不圓滿的?幹嘛放著熟米飯不吃偏要去吃那夾生飯?所以,趕快用真正佛陀開示的正知正見填充自己的頭腦,武裝自己的身心,當我們頭腦中裝入了足夠的聖教量,判斷力自然就加強了,上當受騙的機率自然就減低了。打個比方,就好像你從來沒去過黃山,也沒聽說過黃山,來一個騙子,隨便編個瞎話說黃山就是一個小土丘你也會相信;但如果你學了大量的黃山資料,看了黃山圖片,了解了黃山的地理地貌,氣候狀況,景觀歷史等等,這些關於黃山的正確知識大量地儲存在你腦子裡了,這個時候,有人繪聲繪色地說黃山是小土丘,你知道他是個低級騙子;有人說黃山位於浙江,你知道他一定沒去過;有人說黃山盛產人參,你知道他是個外行。即便你依然沒有親自到過黃山,但別人隨便說個什么想要騙到你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而日後,等你儲備了足夠的資糧,順著正確的路線親自來到黃山遊歷考察過,那時,就再也沒有誰能蒙蔽你。而聞法,就相當於那個學習了解大量資料知識的過程,儘管尚未親證覺境,但佛陀告訴你的正知正見充滿你的頭腦,形成了一道能夠抵抗絕大多數病毒的堅實的「防火牆」,妖魔邪師的胡言亂語也就很難侵擾到你的行持。

具體到義理的辨析,我舉個例:比如說‘法身’,李洪志說他的法身可以到處分派,他的弟子每個人身邊都有他的好多個法身保護如此等等。不懂佛法的人被他騙得團團轉,認真聽聞過三世多杰羌佛法音的人一聽就會哈哈大笑,知道此人是個低級騙子。關于法身的道理,是很基本的佛學常識,羌佛老人家在開示中早已告訴我們,釋迦世尊也告訴過我們,法身空寂,不來不去,不生不滅,無形無相。法身怎麼可能被分派哪裡?能分派能起用能來能去的就必定是有形有相之物,那就不是法身,且法身既然無形無相,又何來個數之分別呢?你看,就算沒能親證法身,只要你學到了佛陀的正知正見,從理相上一辨析,就可以知道他的真偽了。再比如,有人說:『釋迦世尊說「我說法四十九年,實無一法可說」,那就是佛陀告訴我們,佛性是無形無相,無可言說的,因此不能以佛陀所言之法為依據來修持,說修持也是不對的……』這就是稍稍高層一點點的蒙騙了,佛學知識淺薄的人可能會昏聵不明,因為人家還引經據典了嘛。但若聽聞過三世多杰羌佛的開示法音《五毒惡闡提罪的來源是斷常二見》,就能立刻知道,此人入了斷滅邪見,而且謗佛謗法,因為他否認佛法,不要修持,照他這樣做,眾生就只有一條路可走:永墮輪迴。世尊所說之義,是指這四十九年所說之法,都是為了讓眾生證悟法性真如,一當住入真如體性,則萬法空寂,言語道斷,心性寂滅,如如不動,無有言語說法可存,旦有言語則非真如。這是空性真如中無法可說,但是並不是否認佛法,不要修持,眾生必須依於佛陀這四十九年所說之法如法修持,才能最終證入空性真如。而那個人的說法是引人墮落地獄的徹底邪見。你看,這就是聞法與不聞法的差別,只要我們頭腦中裝盛了來源純正的佛陀教義,這些真諦教義就會成為一面我們自己的護身照妖明鏡,我們該不該依止眼前的人,一照就清楚了。而等到終究一日,我們經過如法修持,親自證到了成就覺境,那就再也沒有什麼邪師妖孽能蒙蔽我們的雙眼了。

那麼這裡要特別強調聞法的認真性。許多人聞法是走形式,打著瞌睡聞,想著別的聞,這樣聞法是沒有用的,行者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聽聞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開示,實際上是在為自己穿盔甲,在武裝自己,這不是別人的事情,是自己的事,就像吃飯,自己吃了自己飽,不是為別人吃,不是為了別人的利益,而是為了成長壯大自己。每聞一法,都要落實到自己身上,落實到自己的想法、行為上來檢查比對,來改裝自己,就好像佛陀把盔甲遞到你面前,你得伸手進去,將頭套進去,自己穿起來,這個盔甲才能對你有保護作用,只是讓盔甲在眼前晃一下,不主動穿進去,你不認為這盔甲是為你量身定做的,盔甲是盔甲,束之高閣,你還是原來的你,那就算聞法一千遍一萬遍,收效也甚微,槍彈來了,你照樣抵擋不了。因此,帶著強壯自我的需要去聞法,和無可奈何或心猿意馬去聞法,兩者收效截然不同。前者能從法音中吸取大量養分,快速茁壯成長,甚至很快長成參天大樹,不僅自護,還能護他。而後者最多有聽取佛陀聲相的功德,於自己的三業行持收益微薄,進步緩慢,正見於之未能生用,邪見依舊隱患於心,當然易受魔侵,易上邪當。

第二件要抓緊做的事情是,讀正知正見的佛書。其實這第二件事與第一件事是異曲同工,表現形式不同,但效果一樣,都是行者增長正知正見的修持,都是為自己填充聖教量的過程。但必須注意的是,不是什麼佛書都可以讀,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書是打著佛書的名號在玷污誹謗佛陀佛法,初行著讀了就會中毒。為什麼?因為你是初行者,你的判斷力不夠,抵抗力不強,很多內容以你的世間法概念看不出什麼問題,甚至還覺得很有道理,殊不知就這樣讓他的邪見侵入了你的頭腦,障弊了你的智慧,不知不覺被他帶向邪途。那麼我們到底要讀什麼佛書?當然是讀三藏十二部及藏密密典,讀三世多杰羌佛的經書,讀阿王諾布帕姆的六論,讀真正的佛菩薩轉世的大祖師大聖德們寫下的論著。這就好比你想要成為世界時尚名流,那就要學習最高級的時尚理論,鄉村裁縫鋪的手藝永遠不可能把你培養成時尚名家。要成為世界一流的鋼琴演奏家,那你就要請世界一流的鋼琴家教你,讓某個酒吧樂手調教,不僅把你教不成世界一流鋼琴家,甚至還會教壞你的手法,破壞你的鑒別力,耽誤你的時間,讓你永遠失去成為一流鋼琴家的機會。同樣的道理,我們想要成佛成菩薩,那就要學習真正的佛菩薩傳下來的法,想要了生脫死,那就要學習能夠實際地將我們領上了生脫死道路的行持法。有人說,現在那些行持端正有證量的大德的法義也不能學嗎?對初行者來說,跟隨這些行持嚴謹的大德修行可以,他們足以帶領你們前進,但法義上,他們的法義只能作為參考,不能作為標準。因為他們尚未證到圓滿覺境,法義必定不圓滿,他們的缺失你看不出來,而這里面的害處往往就像一鍋粥里混入了幾滴有毒的農藥,雖然只有幾滴,對於正見深厚的行者沒有大礙,他自己會過濾,但初行者沒有這個能力,囫圇吞下,毒素就深入五臟六腑,貽害深遠了。因此,對於初行者來說,用最純正的佛陀真諦沐浴並武裝身心,指導修持,才是最安全最穩妥、能最快成長壯大的修學方法。

這裡還要誠懇地建議初行者,現代人翻譯的白話佛經不要讀,錯謬太多。若能讀懂古典佛經當然好,但對大多數現代人來說,佛經的古文字未免太艱深,而且許多經典的義理,如唯識、中觀、因明等,以及許多密典,也絕非普通行者所能吃透消化的,作為自修實在是一件很吃力的事,而能夠正確講解經義法理的仁波且法師在當今這個社會又鳳毛麟角。因此,行者應以學習三世多杰羌佛的法義為主,聽聞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學習三世多杰羌佛的諸多經典著述。三世多杰羌佛的法義深入淺出,文辭易懂,語言平易,然而卻統攝顯密之精要,涵蓋宇宙人生的全部真諦,博大精深無比而言出於簡,從初學到最高果位均能受益無窮,最主要的,是佛陀自己降世親傳之法義,完全不需擔心義理偏差的問題,絕對的佛陀聖教,是將眾生帶向解脫彼岸的無上真諦,這是當今末世眾生最為稀有難得的福報。還有阿王諾布帕姆的六論等都是初行者極寶貴的學習教材,其中又以《入法門論》《子必依論》為初行者最能受益。另外還有《藏密真蹤》《金剛密鑒》《悉真論》等文獻,文字不難,義理也準確。

三世多杰羌佛——正法寶典》這部佛書,雖然不是三世多杰羌佛本人的法著,但裡面刊載了三世多杰羌佛親傳的甚深法義,如《僧俗辯語》《什麼叫修行》《了義經》等,都是修行人必須學習深入的無上大法、如來真諦,再加之大量展顯三世多杰羌佛圓滿之佛陀五明證量的實例公案,實在是指引行者進入佛道修持的一盞光芒萬丈之明燈,能照破一切黑暗罪障,帶給行者享之不盡的成就法益,為任何階段的行者所必讀。尤其是《什麼叫修行》一法,若能真正學懂并如法實踐,定能脫胎換骨,遠業而直取成就正道。

讀書學法義最為關鍵的是,一定要學懂。佛書不是拿來念一念就了事的,佛書存在的目的,是要行者正確理解書中所講的義理,然後依照這些義理去指導和修正自己的思想、語言、行為,使之日趨符合佛菩薩的標準。因此,在讀的時候,一定要反復仔細理解,要讀到豁然開朗,常常有發自內心的震撼或感觸:「哦——原來是這樣!」「啊——我怎麼以前沒想過這個問題!」「唉——我真是羞愧啊!」諸如此類,這書才算沒有白讀,才算落入了八識心田能生用了。

有人說,聞法讀書太費事,我就拜到一個正宗的有德能的上師門下跟著他就可以了吧?那麼我請問你,你不聞法不讀佛書,什麼都不懂,白丁一個,你又憑什麼來鑒別你拜的這個上師是不是正宗,是不是有德能呢?你以什麼為標準來判斷呢?除非是三世多杰羌佛和十方諸佛,你可以想都不用想堅決依止,否則,你必須依靠佛法的正知正見來鑒師、擇師。而佛法的正知正見如何獲得?當然只能通過聞思修學佛陀所說之法義而得,也就是聽聞佛陀的開示法音,讀佛菩薩的經律論。正確的佛學知識比較充足了,知見正了,你的辨別能力就增強了,擇師標準才會清晰無誤,成就前途才有保障。

在這個混亂的年代,妖魔邪師固然可惡,但百姓中有句話:求人不如求己。埋怨別人,埋怨世道沒有用,行者自身辨別力差,不能分清真偽正邪,正見力量不強大,為虛名所惑而不懂得深入其法義、檢驗其證量,也是造成他們走向歧途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知正見才是成就的依傍,正知正見才是開啟眾生智慧寶藏的金鑰匙,天底下沒有比正知正見更強有力的慧命保護盔甲,沒有比正知正見更明亮的指路明燈了。因此,初行者,在最終確認依止根本上師之前,應該抓緊時間通過聽聞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讀正確的佛書來儘快武裝自己的頭腦,樹立堅定的正知正見,找準修行的正確路線,才是避免墮落,保障自己慧命不受邪魔侵害而最終順利修行成就的最佳途徑。

初行者的自我保

文章連結:https://teachingofhhdorjechangbuddhaiii.com/2022/04/25/%e5%88%9d%e8%a1%8c%e8%80%85%e7%9a%84%e8%87%aa%e6%88%91%e4%bf%9d%e8%ad%b7/

#第三世多杰羌佛 #H.H.第三世多杰羌佛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藝術 #多杰羌佛第三世什麼叫修行,#極聖解脫大手印,#藉心經說真諦,#佛教,#佛陀,#佛法,#信佛,#念佛,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了義經》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說《了義經》

二○○七年七月。於美西洛城木屋房。三世多杰羌佛入於夢瑜伽三摩地。此時。有兩位古佛致以聖禮。設豐宴待請 。爾時一古佛化為白髮高僧。一古佛化為黑髮高僧。三世多杰羌為便開示之稱。故分別命名號為蒼年僧和忘年僧。三世多杰羌佛如是說法。望眾諦聽。

於宴間蒼年僧坐於我右側席。忘年僧坐於我左側席。我於中席落位。爾時忘年僧起示。我們今席宴上。來論佛性真相如何?蒼年僧與我皆願欲論。

忘年僧起曰。何為佛性真相?

我說。無所住而立法。即是佛性。

蒼年僧卻說。頑石初三相。即是法身。報化然其。

忘年僧請我示法。何以了義?

我曰。頑石無情識。故無三相。亦無有初相。唯在表法可喻立。實則緣起生。

忘年僧請曰。頂聖如來。云何?為我等所解詳盡。

我曰。若說頑石有初相。初相依何得生?所生者何之為母?生之初是何體相?實則頑石無母而生。乃因緣和合所生 。紅白赤青。共業具相為初。故未具身相前實則無相。無頑石立名。何來三相之初?此際不成其有頑石之相。因緣具生後。方得相立名之頑石。爾際已非初相。由是結其有為無常相體。故非佛性。時乃生相前如如而空。生相後無常幻體。由是空不可取。幻亦不可取。兩元皆無所取。更當思之。初相之取何以切割?未立相前為空。已立相後乃有。早切則無 。後切則具。無者落空。具者落有。何來有之初相?若以毫端分之百億萬之一作有。有則非初。若以毫端分之百億萬之一作無。無則非初。故無佛性初相。

如作表法喻。則頑石初相乃為佛性真相。因未具頑石相前乃空。已具頑石相後幻有。空有兩元初之將具。不具而具 。不落空取有。不落有取空。爾際為非空非有。是故不二空性。猶可了義。則佛性是頑石之初。而非取無相之空。亦非取有相之體。法身於不取不捨中如如而是。此一相真如是也 。報身亦依法身為基。故報身乃法身之顯。無報身之前為法身不動普賢於宇宙無邊。初具一剎那。報身所成耶。似如二邊不取捨。頑石初性然。即法身中而來。由是報身由法身所顯具相圓滿。金剛不壞身。此二相正覺圓滿是也。化身則是報身化顯無量體。化身亦復具之剎那一初相。於剎那不取不捨初相間名為不二諦。此三相無量化身是也。故喻之頑石之初相即不二法身之相。為是如來法性真如。如是微妙了義之說。當見。悟於證。有情得解脫。

由於末法時期。眾生愚昧疑心者多。善慧利根者少。我今當寥言白持有情於眾。上述於夢瑜伽世界中。兩老僧設宴請我入席。二僧坐於我之兩側。我於中坐。右坐者蒼年僧所提頑石初三相是法身。我開示以無所住立法是法身真諦。由是而說法。解頑石之初非佛性亦是佛性。如若是憑空編造。我必擔負打妄語業因果之報。故今如語開示而為三界六道有情必當帶來無邊福慧。由是說法因緣成熟。我將為諸有情說法了義真如。

今藉此吉祥聖日。二古佛化僧。於夢瑜伽中示法緣起。得逢七眾。人非人等集此。金剛寶地虹化飛空此際。繼法界諸佛經藏及《維摩詰所說經》之後。於此殊勝上妙法緣。我當說是了義。善男女子。可欲白否?

爾際。智者欲當了證心得何意。駕阿賴耶中至。面我白言。吾心王有白。汝白何疑?我為淺說。眾亦悉聞。

智者三業恭敬白言。我見諸多行壇。寺所。稱某德之化身乃為多聖合一。然乎?

為讚師誇大耶。

何從誇大?

不實為誇。抬捧虛大。

於業云何?

犯妄語業。誑惑眾生業。當於三門清淨懺悔業。

然何有十方諸佛合為一體而成某佛。力盛增強之法修儀軌傳世等說?

此為方便渡生耶。

無此方便可否?

有情離此不可渡。依此能渡。

何以方便則渡?

觀想儀軌悉地加持。自信心增益渡。

諸佛合體是否加持力大?

佛力甚大。體無可合。無體本合。

為何甚大?

行者自心信願力本心即佛大。無心外佛。

如是說無諸佛合體耶?

佛無合體。本自一體。一體諸佛。諸佛一體。無合即合。

於意云何?我難悉解。

汝當諦聽。佛乃無上正等正覺耶。無上者為無有更上。圓滿正等正覺徹底無偏。無再滿之滿。無上者之上。如是徹底無上正覺。以是佛陀。若具合佛增強盛力。則虛陀耶。非佛陀耶。

然何增強盛力非為佛陀?

未圓滿耶。具補充耶。故未圓滿。有更上耶。需再上耶 。故非無上耶。於是不堪圓滿無上正等正覺。非佛陀覺位。應作菩薩登地。菩薩非無上正等正覺。故為菩薩。方行菩提道中施之增益行持更上補滿。以獲無上徹底圓滿正等正覺。時位無有可取。無有更上。無有更大。無有增減。是之為佛 。故知佛無合體。有合體即非佛陀。一佛即諸佛。諸佛即一佛。等妙二覺然。古佛應世之菩薩亦復如是。無合體耶。若謂合體則入邪說。不解佛覺耶。

又常見有載觀音。文殊。普賢合體轉世成一聖。其意云何?

有辱大聖之罪。非是聖覺之言。邪見妄語業始。觀音雖稱妙覺菩薩。但乃古佛正法明如來。文殊本七佛之師。自當古佛。普賢亦復如是。既之為佛。大者宇宙無邊。無邊則無形取。何具定形佛身可合?汝當思之?未無上耶否?未圓滿耶否?需當補充加強增大耶否?若欲當增上。則未無上正等正覺。然何又呼『正法明如來』?釋迦佛陀所說觀音是佛。其意云何立耶?若是觀音真身降世。一佛即諸佛。何取兔毛角?本無毛角取。圓滿無上覺。文殊。普賢聖。何來三佛合?

智者愧喃。我已知之。摩訶薩無合體。今有二法求解。一者菩薩合體化身一聖。云何?二者菩薩具共力加持否?

一者菩薩亦復無合體化身。二者菩薩實具共力加持。

此意云何而書?

多菩薩合力修法。施以無畏。加持力。悉地力。功德力多之。共力盛之。故合力加持共修乃為諦道。汝當曉悟。菩薩無有合體。若云合體。則非正見。菩薩具相應變化。六大神通。深入顯密。開敷行境相應五明。渡生有盛。凡塵眾生受之不盡。為何多此合體?況乎於法相諦中。合體則違因果。

智者不解真義。白言。然何違因果?

我今為淺說。汝當耳諦聽。心解真實義。若有二菩薩合體。於行道渡生中。則必亂因緣。由是則昧因果。眾生由無始根性。願力。業緣。相對互生因緣之異。因果千差不一。若依此菩薩應緣。彼菩薩錯因。若依彼菩薩應緣。此菩薩錯因。汝自問之。彼此二菩薩以何施智有情?若有三菩薩合體結一。依三菩薩之其一之緣者。二者無緣施與相對之生。依二之緣者。三者無緣施與相對之生。又云何渡生行道?此際 。因果於成熟時間。地域別異。眾生有別。恰逢同時展報。合體菩薩以何為先?納何為後?合體菩薩取彼生為後。此生為先否?若取先後為行。是故因緣不合。因緣成熟。無時待之顯報。若遇此。合體菩薩將無法可施。豈不大錯因果耶?若云分身而為。是故何來合體菩薩?若言合體乃成一智。此錯謬『滅因果論』。非為覺聖所宣。又菩薩願力。因果相差不一。怎合一事?怎施一智?若甲菩薩於因果緣起照見。必於某年月日時自必赴東土渡生。乙菩薩於因果緣起照見。必於某年月日時自必不可赴東。而必行西域開藏。丙菩薩於因果緣起照見。必於某年月日時自將接受佛陀灌頂。跏趺待壇身不可動。東西均不得行。此際三緣各異。則三聖一體之身 。施何行道?施何不違時緣因果?何以治之?又何以治之彼因此果。此因彼果?故菩薩亦無多聖合一。若云多合一聖。此非覺聖了諦之法。乃為邪說。汝亦應知。行人於修持中。本尊融入自身。合體得聖。助成道果實相。則是佛說正法。可依師教降服其心。

今聞正法之義。然何又說本尊可為合體。豈不兩相有違?

行修之士。觀想本尊融入自身。如是佛慢。自心本尊。我即佛耶。儀軌始然。成道之本。汝證三眼。密不可宣。心外無佛。妙義無窮耶。

維摩詰是多杰羌佛否?

善男子。汝等諦聽。汝為何來?

為法來。

名相無法。

何以故?

法無分別心。不染故。

然何立維摩詰。分立多杰羌二名?

眾生緣故立異名。相應故異名立。

二者為一聖否?

不二不一。

此作何耶?

不取捨耶。

維摩詰聖尊是三世多杰羌否?

維摩詰非多杰羌。

三世多杰羌身相與維摩詰聖尊身相。前者說無分。今又云二者。何具分立辨?

無具身相。幻有分立辨?維摩詰聖尊過去身說法。釋迦世時。具居士身相。別在三世多杰羌當下身說法。末法世時 。具顯密五明身相。前後分立辨。實無身相得。

古今之化身相別。何言無分辨?

古今無化身耶。為直身所降。汝問差耶。維摩詰身已報化。今無身相可得。為是乃幻。何具實有?古者不具。故無所得。今說法當下身。當下已過。何來當下身?亦無所得。待之未來身。未來無來。何具實有身?亦無所得。故見多杰羌身。已過去。亦非多杰羌身。當下多杰羌身。剎那無常時 。何來當下身相?過去現在未來。三時空無身相所得。何來身相實有?

然何我眼現見具身相定形耶?

凡眼所見。幻化緣起。無實得見。

何以無實得見?

汝憶少小當下。猶見父母身相。風華年狀。形活動人。實則非實。見時即老時。凡眼不得知。汝當六十年復見。父母身云何?皮皺髮白身老耶。幾時老耶?六十年老耶否?非也。實則當下身老耶。故我今告汝。未有待時。剎那變異生老耶。如是剎那變異。即非當下身。故知無定形耶。若云具定形身。然何身老耶?何以壯年轉老年耶?由是汝當徹知。謂當下者已過去。剎那無定形身耶。無定形身。故亦無剎那時。若云具剎那時。剎那之前已過。剎那之後未到。剎那到時當下已過。故無當下時。由是無三時。亦無三時定。形亦無定。無形定。何來本有身相?身相於剎那變異不定生滅老耶。無常耶。猶是維摩詰聖尊過去空。三世多杰羌現在空。未來三世多杰羌。維摩詰聖尊二者皆空。三時皆空無有可得 。是故無維摩詰身相。亦無多杰羌定形身相。

無身相法主何存?

於不可得為多杰羌法身法主。於說法渡生為多杰羌化身法主。於無上正覺為多杰羌報身法主。汝當了諦。三時不可得。汝應覺證法身。法身不覺。化身不具。報身無基。若了法身。則無身相。無相以何分立?故不一不二。

諸法王者認證金剛總持。亦維摩詰。亦三世多杰羌。依何緣得定?

依《正法寶典》定。

量鑒確否?

確在無誤。

何定無誤?

若有誤。何具法王量智?五濁無佛法。可謂有誤。娑婆有佛法。何來誤鑒?

許為量智孤耶?

若量智孤。何以多王皆孤?何以眾鑒同體?如眾鑒信口 。豈不眾王妄語乎?無證量乎?非定境觀照乎?為凡夫之流眾議而商乎?如是娑婆則無佛法耶。奈娑婆佛法威然。生死自由。虹光飛化。歷歷在目。皆不脫其諸王者之法脈始然。

示其無誤。可另列說。以何說?

多杰羌是維摩詰說。維摩詰非多杰羌說。

多杰羌非維摩詰是維摩詰。何也?

維摩詰聖尊說。諸相皆空。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此當體本心即空是佛。三世多杰羌說。萬法實有。前念不除。後念不斬。以無所得。生心妙有如來藏。有無之別 。維摩詰非多杰羌。理諦一味。多杰羌即維摩詰。由是多杰羌非維摩詰是維摩詰。

維摩詰是多杰羌轉世否?

一缽河泉之水。

此何意?

汝可將合聚一碗河水泉水分居否?

不也。無有法分。此作何意?

理諦一味意。

一味之水。云何作有無之別?

現見實有。夢幻空無。

實空二法。云何了覺?

無人我了覺。

依何法了覺?

無法修了覺。無分別故了覺。

無分別。云何有維摩詰聖尊三世多杰羌二者分?

汝心分別分。

無人我然何說有無二支分別?

為利眾生說有無。萬法相別有。一體如如無。

此說有相否?

汝說為有相。我說為渡生。

然何又你我分別?

汝不了無相耶。故詢有相否則自分。

你說為渡生。有執於你。何然斷執?我執未斷。豈能渡生?

無我怎立法。眾生依何處。依飛鳥否。依樹木花草否?依之無有了脫。汝當善知。建我立法故。立法生所依。

我是執否?

是執非執。

然何此說?

認我實有是執。見我空幻非執。六根對塵是執。五蘊皆空非執。心隨境轉是執。應無所住非執。四無量心是執。菩提勝心非執。

四無量心然何為執?

隨境所遷而慈是執。隨感所動而悲是執。隨他而喜是執 。隨需而捨是執。

是執有我否?

無我不執。

有執然何必行?

行菩提心必行。

然何以執立菩提心?

無執無我。無我依何立行?

我執解脫否?

我執輪迴性。

何以得解脫?

無執入解脫。

菩提心執否?

勝義菩提心無執。

菩提心何來?

我執所生來。

既說無執已。又云我執生。由來何也故?

云無執。謂菩提心勝義無執。說我執生。由著意行持。隨境所遷得生心境遷生我執。

如何無我?

不執無我。

如何不執?

轉四無量心於行持不染。此勝義不執。

勝義何意?

入了義菩提意。

然何不直取菩提心?

眾生業力故。

業力何表相?

愚癡表相。無明表相。煩惱表相。

愚癡無明煩惱體顯何然。縛困眾生?

汝當諦聽。如智者言談出語如流詞。自如無執。皆始然幼兒初學。始必執於識字。造句。再執造詞。而後執作文。如無執識字。何來造詞?如無造詞。何以作文?無詞無文。何以言談自如。言詞出口隨意不執意?汝應當知。四無量心入菩提心。亦復如是。次第甚為要然。當依之修行。

何為修行?

我於寶典開示。是為捷徑解脫大法示修行。若有善男女子。依之實修。必當福慧圓滿。解脫無礙。此為聖解脫法。

釋迦佛陀與你持法。誰以為大?

釋迦佛陀未持有法。

釋迦佛陀未持有法。眾生依佛學法何說?

釋迦佛說『說法四十九。實無法可說』。故眾生當依學無法之法。

無法之法。從何入手為之?從何得心入道?

從有為處入手。從無為處了心。無心可得即為道。

為何無得心?

無為何心可得?

三世多杰羌持何法?

無法可持。

釋迦佛陀與你誰大?

佛陀釋迦乃人天導師。大如宇宙。無量無邊。我乃無相微塵。小無形影。

有顏色否?

無色。

有聲音否?

無聲香味觸法。

是空否?

非空。

是實否?

非實。

取非空非實否?

不取。

何以不取?

無所得取。

在此地還是在彼岸?

此量無彼亦無此。

既無量。然何立量說?

無量怎具說法主?

為何必具主?

具主渡生。

為何渡生耶?

群生父母耶。

不渡可否?

不可。

為何不可?

為成佛不可。

何以成佛當依渡生?

渡生福慧生。

以何得福慧?

渡生自生福。福慧無所得。圓滿是佛覺。

以何為渡生?

大悲渡生。

施以何法?

佛陀正法。

除此異否?

無異。

既無異。佛陀本然。何復示三世多杰羌之修行法?

理諦一味精說故。

然何謂一味?

我法出佛陀。佛陀說我法。

你法造就佛陀否?

然也。

今又云何言其比佛甚?

我法佛陀說。我亦如是說。

佛陀與你之法誰大?

佛陀的大。

多大?

大得無邊。

哪個法高?

佛陀的高。

多高?

高得無頂。

你的法有多大?

無大。

你的法有多高?

無高。

然如此。我當去佛土學佛陀大法。勝否?

不勝。

然何不勝?

步外無佛土。

我法不覺。佛法不了。

不來不去。焉有佛土?應無所住。大小何存?而生其心 。妙有佛土。當體佛土耶。智者當知何為修行。由此入法。自得大法。時輪金剛。大圓勝慧。現量佛境虹身。諸多大法亦復由此而入。智者若得修行。頓可當下灌頂。壇城盤旋。虹光法界。三身頓顯。『什麼叫修行』即可覺之。

智者頓悟。合十無言。當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願利樂三界有情。為利眾生而解脫。隨祈請十大金剛。虛空諸有護法。恒時護佑一切虔修《了義經》的七眾弟子。福慧圓滿。早證菩提。

此文章鏈接:https://teachingofhhdorjechangbuddhaiii.com/2022/03/22/%e5%8d%97%e7%84%a1%e7%ac%ac%e4%b8%89%e4%b8%96%e5%a4%9a%e6%9d%b0%e7%be%8c%e4%bd%9b%e8%aa%aa%e3%80%8a%e4%ba%86%e7%be%a9%e7%b6%93%e3%80%8b/

第三世多杰羌佛 #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 #第三世多杰羌佛正法#《了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