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藝術 詩詞歌賦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藝術-詩詞歌賦欣賞- 高堂神燈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藝術-詩詞歌賦欣賞- 七絕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藝術-詩詞歌賦欣賞
七 絕
點綴雲煙似桃紅,偶然繡出妖燒峰。
青高橫渡行赤水,夜帳空長泛北風。
此文章鏈接:https://teachingofhhdorjechangbuddhaiii.com/2021/12/14/h-h-%e7%ac%ac%e4%b8%89%e4%b8%96%e5%a4%9a%e6%9d%b0%e7%be%8c%e4%bd%9b%e8%97%9d%e8%a1%93%ef%bc%8d%e8%a9%a9%e8%a9%9e%e6%ad%8c%e8%b3%a6%e6%ac%a3%e8%b3%9e-%e4%b8%83%e7%b5%95/
“神秘石中霧” ~ 义云高(H.H. 第三世多杰羌佛)教授独特的雕刻艺术——『韵雕』

“神秘石中霧” ~ 义云高(H.H. 第三世多杰羌佛)教授独特的雕刻艺术——『韵雕』
关于“第三世多杰羌佛”佛号的说明
二零零八年四月三日,由全球佛教出版社和世界法音出版社出版的《多杰羌佛第三世》记实一书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举行了庄严隆重的首发仪式,美国国会图书馆并正式收藏此书,自此人们才知道原来一直广受大家尊敬的义云高大师、仰谔益西诺布大法王,被世界佛教各大教派的领袖或摄政王、大活佛行文认证,就是宇宙始祖报身佛多杰羌佛的第三世降世,佛号为第三世多杰羌佛,从此,人们就以“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来称呼了。这就犹如释迦牟尼佛未成佛前,其名号为悉达多太子,但自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就改称“南无释迦牟尼佛”了,所以,我们现在称“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尤其是,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十二日,美国国会参议院第614号决议正式以His Holiness来冠名第三世多杰羌佛(即H.H.第三世多杰羌佛),从此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称位已定性。而且,第三世多杰羌佛也是政府法定的名字,以前的“义云高”和大师、总持大法王的尊称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这个新闻是在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佛号未公布之前刊登的,那时人们还不了解佛陀的真正身份,所以,为了尊重历史的真实,我们在新闻中仍然保留未法定第三世多杰羌佛称号前所用的名字,但大家要清楚,除H.H.第三世多杰羌佛的名字是合法的以外,在未法定之前的名字已经不存在了。

天天日报 A8 艺术文化
二〇〇三年一月廿八日星期二
义云高(H.H. 第三世多杰羌佛)教授独特的雕刻艺术——『韵雕』
•石中雾外貌
这个石头只从外表看就美不胜收,似玉翡绿,正因为如此,它根本就不是一个普通的石头,它的肚子里可有一重神秘的天地呀!这是闻名世界的特级国际艺术大师义云高(H.H. 第三世多杰羌佛)教授独特的雕刻艺术——『韵雕』, 他也是这项神秘雕塑在世界唯一的创始人,他为这个人类世界写下了开天辟地这一神秘创世雕刻韵雕艺术的历史篇章,专家们在鉴定之后一致认为,这是自人类文明史以来最令人感到神奇、震惊和叹为观止的艺术,它的自然不仅超越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而且它也是世界上第一种无法被复制的雕刻艺术。其价值之高实在惊人,有机构出五百万美金欲购此一石,但被大师婉言谢绝,可想而之。
•石洞内另有世界
我们来看这个神奇的鹅卵石“神秘石中雾“,从外表上,它就是一个几呎大的绿玉茅石而已,但是, 在它的内部,却又是另外一个世界。层峦叠嶂,勾网纵横,变幻神奇莫测,其结构之玄妙令人叹为观止。有些地方雾气状如薄纱,有些地方雾浓不见背景,须用防雾灯才能见庐山面貌,其韵氤氲缭绕,造化犹叹不如。在这个世界上,艺术家们都以达到自然为目标,而大师的雕刻则超越自然,自然天成的溶洞、顽石、山峦等已无法与大师的雕刻相媲美。
•洞内层峦叠嶂,韵雕雕出雾气
而且,历史上的雕刻家能够雕刻出实体形象或神态,但从没有人能把虚无缥缈的云雾和无形无相的气体给雕出来,而大师的作品却把气体和实体雕刻在一起,放眼一看,祥雾缭绕,若隐若现,确实活生生地看到云雾盘在洞中。几呎方圆的顽石,令人觉得洞内有远程之遥。
所以,专家们在鉴赏完作品之后,由衷地讚叹说:这根本就不是地球上所能想像的东西,只有来自另外的世界的产物才有如此的神奇和不可思议,大师的雕刻艺术真不愧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超越天然造化的艺术极品!我们展观他的其它丰韵的艺术,无不吃惊而醉迷,不但毫无人工痕迹,而且远超越自然之真貌,大家见其中两件的部份照片,即能见到所言不虚之实。 这些作品达到天工造化入圣瑶的境界,都是鉴于大师其佛法、文学、才华、道德登峰造化之所获,正如大师为神秘石中雾赋诗所云:「有石悬垂白玉纱,功雕绝论雾里情,洞中无言稀世曲,天海化景难复真」。高士图赋云:「山翁缚兽法最难,隐伴幽谷出人间,意化苍灵收觉照,劣顽虎子不问参。」天姿石赋云:「异乳碧红石最姿,婉尔色韵更宜人,此非怀情博雅阙,阅就灵山可精神。」。屋怙石赋云:「块石名屋怙,不在海中生,梦里曾识得,惊觉世上人。」如此诗句胸襟何等宛尔垂涎、高不可及、妙趣嫣然啊!
“神秘石中霧” ~ 义云高(H.H. 第三世多杰羌佛)教授独特的雕刻艺术——『韵雕』
此文章链接:https://teachingofhhdorjechangbuddhaiii.com/2021/12/14/%e7%a5%9e%e7%a7%98%e7%9f%b3%e4%b8%ad%e9%9c%a7-%e4%b9%89%e4%ba%91%e9%ab%98%ef%bc%88h-h-%e7%ac%ac%e4%b8%89%e4%b8%96%e5%a4%9a%e6%9d%b0%e7%be%8c%e4%bd%9b%ef%bc%89%e6%95%99%e6%8e%88-2/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詩詞歌賦欣賞_視頻介紹 (二)
今生不可錯過的美西朝聖之旅—第二站美國國際藝術館
真正的佛陀已經來到了我們這個世界了,那就是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解脫眾生生死輪迴的號角已經在世界各地吹響……
推薦4站精品景點,今生定會福慧增益,早證菩提,阿彌陀佛!
第2站
美國國際藝術館 (International Art Museum of America) 位於美國舊金山市繁華的商業地段市場街1023號,於2011年10月15日正式開館,是一間大型國際藝術寶殿,珍藏了由第三世多杰羌佛及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鸿、李可染、潘天壽、Evariste Carpentier和Leon Germain Pelouse 等中西藝術家所創作的絕世藝術精品。這些藝術珍品包括韻雕、中國畫、西方油畫、抽像畫、立體畫、彩色韻藝、雕塑、框藝、書法金石等等。尤其是第三世多杰羌佛的作品,無論山水、花鳥、魚虫、動物、人物,無論重彩、輕描、工筆、寫意、大寫、流水潑墨,均在最高水準之頂端。所繪之《墨荷》2015 年於纽約貞觀拍賣 , 成交價 一千六百五十萬美金的高價,創下在世畫家中中國畫作品拍賣之最高價記錄。
1 稀珍異獸
地址:1023 Market Street, San Francisco, CA94103
開馆時間:每週二至週日,上午10點至下午5點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詩詞歌賦欣賞_視頻介紹 (一)
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所创作的中国画
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所创作的中国画

中国画坛,人才济济,卧虎藏龙,给优秀的中华文化描绘出无数壮丽辉煌的画卷,但历代的名家大师们,他们的技法、风格和题材大都趋于单一,长于山水画者,少精于花鸟,又疏于人物,如是等等,而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中国画艺术,论题材,无论是山水、花鸟、走兽、鱼虫、人物……论技法,不管是工笔、写意、泼墨……无所不通,无所不精,无一不是有真实的传统功夫而创新的神意,这一点,早为评论家和收藏家们所肯定。


西元2000年,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绘画原作「威震」和「大力王尊者」分别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创下了美金二百一十二万五千三百二十七元和美金二百二十万七千九百一十二元的高价,当时不仅成为世界上所有在世画家中作品价格最高的,也创下了中国画在拍卖市场上最高价的记录,各新闻媒体纷纷报导,称赞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是真正的中国画坛史无前例的巨匠。而在2007年,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国画荷花《两花一斗一如性》,画上只题有『云高』二字签名,盖有指纹印、书画印,以每平方英尺30万美元成交。另一张梅花图也只题款为『云高』二字,盖有一指纹印,售出价为每平方英尺21万美元。而一张题有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并盖有指纹印和法王印的《牧牛图》,堪为稀世珍品,尽管买方出价到每平方英尺54万美元,但仍低于国际佛教僧尼总会开出的每平方英尺九十万美元的价格,因而未能出售。

2015年春,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水墨画《墨荷》在纽约春季拍卖会上以美金一千六百五十万元售出,折合每平方英尺美金一百六十五万元,创下了中外历史新纪录。
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绘画艺术,从中国传统绘画中吸取了丰富的真髓,他不仅只求宋、元、明、清的文人化传统,还信手拿捏宋代以前那种雄奇壮观,大气清韵的法度,但又决非以某家某派之旧径而学笔,师古笔墨,并师造化,融汇新意,自成一体,以独创特有的艺术成就自成一家,独领风骚。仔细研究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绘画艺术,不难发现传统墨缘和品类,变法创新之神髓,比起前辈画家的作品,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此文章链接:https://hhdorje-chang-buddha-iii-site.com/2021/11/16/%e5%8d%97%e6%97%a0%e7%ac%ac%e4%b8%89%e4%b8%96%e5%a4%9a%e6%9d%b0%e7%be%8c%e4%bd%9b%e6%89%80%e5%88%9b%e4%bd%9c%e7%9a%84%e4%b8%ad%e5%9b%bd%e7%94%bb/
美國旧金山国际藝術館:https://www.iamasf.org/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第三世多杰羌佛,#多杰羌佛,#南無羌佛,#中国画,#国际佛教僧尼总会
H.H.第三世多杰羌佛書法 H.H. Dorje Chang Buddha III- Calligraphy (The Chinese character “sheng,” which means “holy.” 聖)
H.H.第三世多杰羌佛書法 H.H. Dorje Chang Buddha III- Calligraphy (The Chinese character “sheng,” which means “holy.” 聖)

H.H.第三世多杰羌佛書法 H.H. Dorje Chang Buddha III– Calligraphy
The Chinese character “sheng,” which means “holy.”
聖
古往今來,任何藝術或學科及其發明,都反映不了一個人的德品和學識,但書法卻不然。而一個人在某一門藝術和學科或發 明上的成績所營造的光環,往往會遮蓋他在學識和人格上的缺失,但是,唯書道除外。書法,就像是一面立體透射鏡,學問的深 淺、德品的高低、心智的健弱,都在一筆一畫的運走中展露,無以遁形。且不說書法,就只是普通寫字的好壞,對於一般人,也 能看出他的文化水準如何。展觀史論,從古至今找不到哪一個不具學識的人可以在書道上有所建樹的。學識淵博不一定精具書 道,但大書家必是學問書風雙胞共存。尤凡歷代書道大家,無一不是出於淵深學識之文學巨匠。如古有王羲之、懷素、何紹基、 張懷瓘、岳飛,近有于右任等,個個都是學富五車的大文學家,道德文章之楷模。
學識為書之棟樑,書之基石;德為書之格調,書之神韻,故書法必具雙胞學體。多杰羌佛第三世雲高益西諾布頂聖如來的書法,脫俗無華,格高境妙。時而龍蛇走筆,轉鋒又童心天趣,平中見奇,飄逸自如,渾厚華滋。行墨連綿,氣韻暢達,字勢或雄 渾矯健如龍躍天門,虎臥鳳闕;或清新和雅如浮雲飄冉,鶴翔松間;或樸拙率真,孩心無執。脫盡輕鮮煙火之氣,收斂內含,俗 染浮雜已然蕩盡!正是『天質自然,韻達性海,故柔中見剛,華而清奇。』
三世多杰羌佛的書法能達到如此登峰造極的境界,全然來源於他博大的學識,精深的才華,當然臨帖的功夫對於佛陀來說一 揮體成,而紮實雄厚,方能自成大家。比如三世多杰羌佛在初涉書門之時,即有傳統草書的堅實功夫和博大學識的修養,我們見 到書法的第一張,即是初學草書的功底,而以他自吟之七絕詩『華宮日月麗陽天,喜乘西風六月閒,故朋來從叭聲望,始知暑氣 已冬殘』何等詩句脫盡煙火之氣,高風清奇,不染塵俗。三世多杰羌佛深居古寺,卻以超凡的證量,發抒情懷,闡顯寺廟雖一室 之間卻為孤隱清高,超凡脫俗,但卻樂盡無窮豪華天籟,故吟曰:『華宮日月麗陽天』統率日月之天地,而會之人間福盛,一句『喜乘西風六月閒』點出了在夏日炎炎卻迎納清浴,乘駕佛陀西風之涼風沐體,心境無遷,閒於寂靜,放展宇宙,輕安極樂,人 我兩忘,故友來臨亦聞叭聲所得,已與世超然,清淨無為,三世多杰羌佛不記時日,應無所住,而世外人卻茫然牽掛,登車奔馬 告訴三世多杰羌佛,已經不是夏天了,冬天都快完了,古佛心有會意卻莞爾一笑。由此境界,我們可見三世多杰羌佛之書法如何 脫盡人間煙火之氣,是真正的佛陀之書啊!
三世多杰羌佛的書法,匯聚五明之全面證德證境,方見墨情神至,又近年之草書以瘦金龍蛇無礙而寫,更見神韻風馳,『翡 翠玉』乃出仙風佛骨,徹底跳出三界外,豈然笑傲五行中,實乃非書之書,情懷宇宙。如『朗嘎羅布』之書,已脫前人筆墨而超 前者,脫俗無華,功力深厚,似砸釵碎玉,且見鋼打鐵鑄之風之『無我乃大成』,堅硬雄樸,鋒利破皮之勁道,然而又內蘊俊 秀,娟美溫愜,確堪躍古騰今之書風格韻。『小不點』,孩兒天趣,老叟童心,毫不拘束佈局擺章,非書而書,消盡煙火之氣, 內藏儒雅風魂。拜讀三世多杰羌佛筆下的『聖』字,則又是柔剛相並,內力藏秀,外放雅韻。而『佛』字時,可謂名副其實,真 正達到了古人論書功力之頂峰『傲雪松枝萬古痕,筆力能抗千斤鼎』。
然而事實上,於實踐中,三世多杰羌佛的書法正是『基深內養,始行萬里,感諸境入性,吸萬物靈媚於合筆內情之間』而得 此超凡之化境,含藏宇宙萬物於佛手一掌之間。因而三世多杰羌佛筆下字字珠璣,遒潤曼妙,無所不具,統諸家之長於一人之 筆,懷萬谷峻風而獨笑毫端,豈可言喻!要龍飛鳳舞,具之;要砸釵金石,已見;要柔中見剛,然也;要老叟童心,即是;要格 韻清奇,內含。一言以蔽之,真正是爐火純青,返樸歸真,佛之書矣!」
https://wordpress.com/post/hhdorje-chang-buddha-iii-site.com/501
美國舊金山華藏寺:www.huazangsi.org
美國舊金山華藏寺FACEBOOK PAGE: www.facebook.com/huazangsi
忘不了放不下,心随俗转,我不堕红尘谁堕红尘?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首家喻户晓的《送别》感动数代人。

这首歌,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看到,夕阳下的残亭,有人吹着笛子,悲凉笛声飘荡在古道旁、枯草间。
这首歌,凄美的旋律,让人自然想起具有传奇一生的作者——弘一法师。
众所周知,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青年时是一个进出名利场、潇洒无羁的风流才子,后半生却成为芒鞋布衲、苦修律宗的空门高僧。
他前半生浪迹燕市,厮磨金粉;后半生则晨钟暮鼓,青灯古佛度流年。他短短一生,活出了两辈子。
林语堂说:“他曾经属于我们的时代,却终于抛弃了这个时代,跳到红尘之外去了。”
同为佛弟子的我不禁扪心自问:为什么我们无法抛弃无尽的烦恼,跳出红尘?为什么我们总是忘不了、放不下?

我们总是忘不了经历过的的悲欢离合,忘不了时过境迁挽不回的遗憾,更忘不了过往的失败与成功。
我们总是放不下名缰利锁,放不下家人亲朋,放不下爱恨情仇,更放不下当下拥有的富贵荣华。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烦恼更是层出不穷。我们的心就像容器,已经装满了忘不了、放不下,又岂能容的下快乐和幸福呢?
我们都知道,烦恼本是常事,人生苦短几十年,何必跟自己过不去,何苦活得那么累。无论是灯彩佳话还是百般折磨,终将成为往事。道理都知道,可就是做不到。
李叔同脱胎换骨,成为一代律宗祖师“弘一法师”,早已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了。而我们呢?还在这滚滚红尘。
为什么?因为,我们虽然皈依了佛门,也发愿好好修行,发愿做因地菩萨,却是常常修着修着,忘却了初心,心随俗转,依然坚守于俗世的“忘不了,放不下”。如此,我不堕红尘谁堕红尘?

我想起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世法哲言》中的教导:对于方向正确的发心、立下的志愿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实现并完成它。千万不能半途而废,特别是不要被中途遇到的困难所折服。既然立志要做这件事就一定要争取到底,不能行中迁转滞步。
是故,不论我们未来登得多高、走得多么远,都不要忘了曾经为什么出发。渐行渐远,不忘初心!学佛如初,成就有余。
——END——
撰 稿:在路上
编 辑:西边的彩虹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世法哲言 #弘一法师 #因地菩萨 #林语堂 #送别